茶旅结合 坦洋工夫焕发新活力
|
|
作者:陈锦雄 雷津慧 来源:福安新闻网 更新时间:2018/4/12
|
|
福安新闻网消息 眼下正是茶园翠绿盎然的季节,在中国红茶“坦洋工夫”的发祥地福安市坦洋村的各个茶园里,一派繁忙的景象。4月11日,这里迎来了一批来自全国各个地方的茶文化爱好者,漫步在坦洋的山水之间,从茶村留下的茶栈遗址,茶商故居,茶业文物中,亲身感受坦洋工夫红茶历尽沧桑的盛衰史。
“老师傅,看看我这个茶揉捻得怎么样”,面对着外地茶人的热切求问,79岁的坦洋工夫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李宗雄,亲自示范茶叶揉捻手法,耐心地给远道而来的茶友讲解坦洋工夫的茶文化和制作工艺。“坦洋工夫跟龙井等绿茶的揉捻有个显著的区别,龙井是在热锅上借助他的热力揉,而坦洋工夫却是在常温下用凭借力道慢慢揉捻出茶青的风味。”李宗雄说到。
在传统揉捻工具“木搞”的一推一揉,一摇一晃之间,外地茶人体会到了坦洋工夫独特的韵味,大家纷纷排队体验,其乐融融。“分青—萎凋—揉捻—发酵—烘干”,全流程的制茶体验,让这群茶山游学者过足了茶瘾。
有的茶友去年来过之后意犹未尽,这次特地提前两天过来当义工,还向大家展示这几天自己学到的泡茶技艺,俨然一副东道主的样子。
一番忙碌后,外地茶人们在环境清幽雅致的坦洋民富中心落座,品尝当季的坦洋工夫新茶,体会一杯好茶的色、形、香、汤、味、叶底,感受了一番中国古人寄情山水、品茗怡情的乐趣。
“我从小就跟随父亲学习茶文化,看到这么多外地茶友喜欢我们的红茶,我真的很开心。”李立是这次活动的负责人,为了扩大坦洋工夫的影响力,他还和7家茶企自筹资金拍摄的坦洋工夫红茶微电影,目前已接近尾声。
“我们这次的茶山游学队伍有来自北京、西安、成都等各个地方的茶叶协会的茶友们,这也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各个地方人品茶的口味,大家纷纷都表示出了对坦洋工夫红茶的喜爱。”茶山游学班的负责人宋斌说,今天的活动让大家对坦洋工夫红茶有了不一样的了解,回去之后一定会把自己的感受分享给自己本地的茶友,从而达到向外宣传推广的效果。
近年来,福安先后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,大力加强茶树品种良种化、茶园建设生态化、生产加工规范化、加工工艺标准化、技术队伍专业化等体系提升,确保红茶产销稳健的同时,注重“坦洋工夫”文化的深度挖掘和传播,并修订《地理标志产品坦洋工夫》国家标准,制作坦洋工夫标准样,组织坦洋工夫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评选等。
福安在挖掘巩固传统技艺的同时,创新生产工艺,生产出的花果香型坦洋工夫深受市场欢迎,在此基础上制定“花果香型坦洋工夫团体标准”并颁布施行。并积极开拓华北、华中、西北等地新兴市场等,大力宣传推广坦洋工夫品牌,助力茶产业的发展。(陈锦雄 雷津慧)福安新闻网www.fa-today.com
|
责任编辑:林衍
|
相关文章:
|
|
|
发现本网站登载虚假报道,请拨打举报电话:(0593)6501588 |
|
|
福安新闻网版权及免责声明: 1、凡本网注明来源"福安新闻网",未经本网授权,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、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;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"来源:福安新闻网"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 2、凡本网注明"来源:XXX(非福安新闻网)" 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 |
|
|
|
|
﹡ 福安新闻网 ﹡ 福安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﹡ 福安新闻网 ﹡ 福安新闻信息权威发布平台 ﹡ |
|